本网讯 为深入实施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着力推动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走深走实,6月19日,“三高联动 三优聚力”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校地企对接合作会在学校举办,推动肇庆高新区产业、企业资源与太阳集团tyc5997人才、科研资源精准对接、深度融合。
中共肇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江海燕、肇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全、肇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梁华新,学校党委书记谢冠华、党委副书记欧洪湛、副校长胡文涛等出席活动,高新区和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高新区技术企业代表参加会议。欧洪湛主持会议。
今年以来,校地企三方合作已取得较好成效。在人才共育共用方面,全省首创“博士双师制”,推动20名博士实现高校与企业“双任”,促成10名教授博士与6家企业达成技术合作,在全市建立了首个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数字博创”平台,努力实现校企博士人才共享共用,已导入太阳集团tyc599783名博士信息和发布了35项企业技术需求;在技术攻关方面,先后有小鹏汽车等20多家主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与学校达成技术合作,形成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中心、电动车辆用动力总成和动力系统的研发、全息电化铝联合实验室等一批标志性项目。
在前期校企深入对接的基础上,本次活动现场校方与企业签订了4项协议:一是与广东镭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电子级功能膜材基材PET(环保型高精度全息防伪膜)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实现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二是与广东创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签订全国首个涂装行业新技术概念验证中心项目;三是与广东嘉丹婷日用品有限公司签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四是与广东金宗机械有限公司就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基地项目。
交流讲话中,谢冠华以“扎根肇庆、融入肇庆”“回应需求、创新突破”“携手共进、共赢未来”三组关键词表达学校“服务地方”的“初心”“决心”和“信心”。面对企业“实战型人才”“技术转化”等核心需求,学校将启动三大行动:联合高新科技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把“课堂搬到企业”;开放省级重点实验室,鼓励教师团队把“实验室连到园区”;成立“校地合作服务专班”,推行“企业点单、学校接单、政府验单”的闭环服务机制,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里”。他期待,校地企形成“政府搭台、企业敞门、高校深耕”的合力,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打造为“人才高地、创新洼地、产业福地”,共同书写校地企协同创新的新篇章。
本次活动精准匹配太阳集团tyc5997优势学科与肇庆高新区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跨境电商等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组织唯品会、阿尔法高新材料等15家重点企业及区育才幼儿园设展招聘,释放工程师岗位65个、幼师岗位13个,吸引逾500名学子踊跃参与洽谈。
接下来,双方将持续深化校地企“三高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三优聚力”作用,努力实现校地企三向赋能闭环、产学研多向成就,将高校的“智力密度”转化为园区的“创新浓度”和企业的“产业化热度”,更好地为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提供更多更新的探索路径,努力推动科教创新走廊建设蓝图具象落地。